正念禪修「青蛙仔」課程

佛教慈敬學校
禪修室-心靈靜思軒
正念禪修「青蛙仔」課程
傳媒專訪系列

新學年2021/2022伊始,配合學校發展計劃及關注事項「正向生活 · 創科未來」,一至六年級學生於本學年起將會在佛德課時段學習有系統的新課程 -「正念禪修」。學生將會在心靈淨思軒、智開堂、教室或校園,修習正向的方法以提升覺醒、專注的能力,長養寬容、開放的胸懷,培育欣賞、感恩的心。

一年級學生的正念禪修,則以Mindfulness Matters(校本名稱:「青蛙仔」)課程為主,內容充滿趣味和愉快的氛圍,從活動中培養自控、專注、欣賞的能力。期盼各位家長繼續對慈敬支持,俾使新課程順利開展,家校同心,培育慈敬孩子正向身心,品學增長。

此外,上星期本校接受傳媒訪問,由范校長、黃副校長分享慈敬禪修課的緣起及發展,並由佛學老師、學生及家長代表,分享於正念禪修的得着,以及如何將禪修所學應用如日常生活當中。
在此與大家分享報導連結,歡迎大家閱讀。

《星島日報》(2021.9.20)
【教育要聞】慈敬「青蛙仔」正念禪修 助減壓管控負面情緒
https://bckps.page.link/cknews01

《AM730》(2021.9.20)
網課後遺|小一生情緒管理、專注力變弱 小學推禪修課助改善
https://bckps.page.link/cknews02

《TOPICK – 香港經濟日報》(2021.9.20)
【正念禪修】佛教學校設「青蛙仔」禪修課程  助小一生調節情緒及培養專注力
https://bckps.page.link/cknews07

《晴報》(2021.9.20)
小一生學「青蛙仔」安靜呼吸 助融入校園 幼童正念禪修
https://bckps.page.link/cknews03

《香港經濟日報》(2021.9.20)
學校應對「後疫情」 引「青蛙仔」正念禪修
https://bckps.page.link/cknews04

《香港仔》(2021.9.20)
倣青蛙打坐 教學童正念
https://bckps.page.link/cknews05
https://bckps.page.link/cknews06

【教育要聞】慈敬「青蛙仔」正念禪修 助減壓管控負面情緒

佛教慈敬學校引進的「青蛙仔」正念禪修課程,教師通過故事形式,帶領學生察覺身體,放鬆心情。

 (星島日報報道)「我們好似小貓一樣,一邊拱起背脊一邊呼吸」,教師帶領小一生完成伸展動作,一呼一吸的禪修,是佛教慈敬學校新學年引進,名為「青蛙仔」的正念禪修課程。校長范秀琪指,疫情下小一新生自理能力較弱,情緒問題較多,通過有系統的正念禪修訓練,有助他們管控情緒與適應校園生活,而學校以往推行禪修經驗,亦發現有助特教生專注。

  「青蛙仔」是具國際認可,專為兒童設計的正念禪修課程,佛教慈敬學校是全港首所引進的學校。記者獲安排到校內的「心靈淨思軒」觀課,師生在柔和音樂聲中,盤腿而坐,期間教師以故事切入主題,帶領學生模仿貓兒伸懶腰,進行伸展動作與覺察呼吸。動態活動過後,是靜態的閉目坐禪,在片刻中學習察覺身體,放鬆心情。

「青蛙仔」並非只有「坐定定」的坐禪,負責老師李芊澄指,學生通過活動,了解到禪修可於每分每秒實踐,「正如青蛙般可以坐定,也可以跳得很遠」。課程全年安排八堂,每節約半小時,其餘主題包括認識感官、情緒、接納感受、想像力、善待自己與別人等。

  學校以往有安排「禪一禪」與「正念禪修大課」,而內容有趣的「青蛙仔」則於去年試行,新學年起於小一級正式實行。校長范秀琪坦言「青蛙仔」的推行,與小一新生在疫下適應問題有關,「從幼稚園高班接上小一,他們自理與社交能力較弱,易與同學爭執,甚至有問題不懂舉手發問,只會獨自哭泣,相信與他們校園生活減少、情緒問題增加有關。」

  范秀琪指,「禪一禪」等活動有助減壓與情緒管理,深受學生與家長歡迎,校方更發現能幫助特殊教育需要學生,「特教生起初接觸禪修,確是比較難專注,但上了三堂便已經做到,甚至把專注與控制情緒等內化,即使我們也有手號或指示,久而久之,也不太用得着。」

  校方今學年將參與理工大學研究,探討小學推行校本正念禪修課程,對師生的成效與影響。

  通過禪修平伏情緒,可說是慈敬學校學生的「必修課」,面對負面情緒突然襲來,便是實踐時機。就讀小四的王保賢通過「禪一禪」學習禪定,一次在校車被保母誤認是違規聊天的同學,頓時感到不開心,他便找個角落禪修,讓情緒恢復平靜,翌日主動向保母解釋,「若非『禪一禪』的話,我一定氣得整晚大嚎大叫。」

  正應付呈分試的小六生林月如,坦言疫情上網課難免擔心進度落後,備試感到壓力與睡前,都會禪坐片刻,放鬆心情。她的媽媽也通過子女接觸正念禪修,她坦言兩姊弟在家難免吵架,一家人都以「禪一禪」先平伏情緒,「慢慢從雜念環境定下來,心情沒那麼煩,再談如何把事情處理。」

網課後遺|小一生情緒管理、專注力變弱 小學推禪修課助改善 網課後遺|小一生情緒管理、專注力變弱 小學推禪修課助改善

開學大半個月,早前有小學反映因幼稚園長時間網課,令小一新生自理能力欠奉,有小學校長亦透露小一新生出現「後疫情」狀況,因幼稚園時缺乏實體課,與人相處、情緒管理、專注力等均現不足,對小學校園生活的適應明顯較慢,學校需較過往花多一倍時間助新生適應。佛教慈敬學校今學年起將「青蛙仔」正念禪修課加入小一必修課程,望透過講故事、角色代入、伸展運動等教導小一新生靜觀,改善其專注力及情緒管理。

佛教慈敬學校校長范秀琪指,去年及今年的小一新生明顯在溝通技巧及情緒管理較往年「論盡」,她憶述去年一年級的新生不是K3(高班)升小一,而是似「K1(幼兒班)直接上P1(小一)」,不懂與鄰座同學聊天,更不懂處理分組活動,二人一組時不懂互相聆聽對方意見,容易起爭執,亦多了學童有需要時「淨係坐喺個位喊」,不懂得舉手求助。

鑑於去年經驗,學校今年起將小一新生必修的佛教及德育科當中8堂,改為「青蛙仔」正念禪修課,學生上禪修課時改到校內靜修堂,由老師講故事及引導下,讓小一新生作角色代入練習禪修,如想像自己是青蛙,練習呼吸;想像自己成小貓,作身體伸展練習等,8課各有不同主題,校方望透過有趣課程,慢慢改善小一新生的專注力及情緒管理。校方亦認為,以更輕鬆的手法教導學生,他們上禪修課更易吸收課程內容。

【正念禪修】佛教學校設「青蛙仔」禪修課程  助小一生調節情緒及培養專注力

疫情下的新學年無法進行全日面授課程,為師生帶來很大挑戰。有小學校長指出,今年的小一學生在自理及情緒管理方面比較差,故在新學年起將「青蛙仔」正念禪修課程加入原有的佛德課中,期望學生可在不同主題的課程中,潛移默化地學會平靜心情、集中精神等。

每年9月都會迎來一批新的小一學生,他們在面對新校園、新老師及同學下,需要一定的時間適應轉變。佛教慈敬學校校長范秀琪指出,受疫情影響下,學校需要暫停面授課程,為師生都帶來很大的挑戰,尤其今年的小一學生,在經歷了兩年的網上課堂,可說是由K1直升小一,出現「後疫情」情況。她指出,小一學生除了在學習能力方面比較差外,因為減少校園活動而導致自理能力及與社交能力較差,教師要比往年花多一至兩個月時間處理相關問題。

有一些小一學生因為無辦法控制自己的情緒,有時間會出現在座位上大哭。

為了可以提升學生的情緒管理、專注力等,該校在本學年起,所有小一學生會在原有的校本課程中的佛德課,加入8堂的正念禪修課程「青蛙仔」,期望學生在面對在煩惱時,像青蛙一樣先靜下來,感覺自己的呼吸及周遭環境,將注意力回歸當下的心理狀態,再處理問題。

此外,課程再配合全校現時每周三次、每次5分鐘的「禪一禪」時間,讓學生在早上正式上課前平靜心情。有不少學生坦言,「禪一禪」及佛德課學會的禪修技巧可以應用於生活上。其中,小六生林月如亦表示,自小二開始學會禪修後,不時利用它讓自己冷靜及放鬆,坦言在睡前及溫習前都作禪修可以提升睡眠及學習質素;而小四生王保賢亦憶述自己一次被校車保姆「點錯相」的事情,不過他選擇冷靜下不與保姆理論。

那次保姆聽到車上有同學很嘈吵,她以為那個那個學生是我,於是就責罵我了。雖然我當下很生氣,但我沒有選擇抗辯,反而是在下車後,找了一個角落作「禪一禪」,冷靜自己的情緒後翌日再與保姆道出事實。

正念禪修課程「青蛙仔」將加入原有的佛德課的課程,全年共有8堂,每節約30至40分鐘,8個主題包括學習專注力和呼吸、用想像力與情緒相處等,期望學生在面對在煩惱時,像青蛙一樣先靜下來,感覺自己的呼吸及周遭環境,安頓身心再處理問題。

「青蛙仔」課程8個課題:

  • 專注力個專(專注力和呼吸)
  • 關心你的身體
  • 嚐嚐、聞聞、聽聽、看看、感一感覺(感官)
  • 感受你的感覺(情緒)
  • 接納感受
  • 專心做動作(運動中的感覺)
  • 想像的力量(用想像力與情緒相處)
  • 友善很有趣(善待自己‧善待別人)

小一生學「青蛙仔」安靜呼吸 助融入校園 幼童正念禪修

莘莘學子在疫情下再次迎來新學年,為協助小一生面對重返面授課及新校園環境的挑戰,佛教慈敬學校推行適合幼童學習的正念禪修課程「青蛙仔」,透過故事及遊戲等,學習放鬆身體和心情,助小一生在逆境中克服困難,融入新校園生活。

「青蛙仔」是一種適合幼童的正念禪修課程,共有8個課題,包括學習專注力及呼吸、關心身體、專心做動作、善待自己及別人等。老師會以有趣的故事、遊戲及活動引領學生入定,例如配合公仔及投影機,讓學生想像自己如青蛙般安靜地呼吸、如小貓般伸展身體,每堂約半小時。佛教慈敬學校校長范秀琪指,鑑於小一學生較活潑好動,一般禪修較難令他們坐定,透過「青蛙仔」課程卻能令他們真正投入禪修,以放鬆身心。

該校副校長黃鳳鳴指,推行「青蛙仔」的主因是改善疫情對學生造成的負面影響。黃指,疫情下學生失去校園群體生活,導致社交能力變弱,不懂如何與朋輩及師長相處;在家上網課時專注力低,又常發脾氣,易與家長摩擦。另因剛從幼稚園升上小學,小一生適應校園生活需時更長,故希望藉「青蛙仔」課程提升他們的情緒、專注力及壓力的自我調節,並改善親子關係。

黃稱,校內已有3名老師接受了國際認可正念禪修課程的培訓,亦已完成兩堂「青蛙仔」課程,剩餘課題會在常規的禪修課分段完成。該校老師李芊澄稱,進行「青蛙仔」課程後,課堂秩序變得更好,以往經常哭喊的學生亦變得乖巧,更學會舉手求助。

SEN ADHD生 同受正面影響

根據香港佛教聯會七所會屬小學的問卷調查,逾9成學生表示非常喜歡或喜歡正念禪修課;近7成學生稱學到放鬆身體和心情,另有逾4成學生感到專注力提升。黃指,「青蛙仔」課程對SEN(特殊教育需要)及ADHD(專注力不足/過度活躍症)的學生也有同樣的正面影響。

記者:周子晴

慈敬首推小學禪修課程 助減壓專注學習

  疫情下小學無法恢復全日上課,面授課堂減少,學生的學習受影響。為提升初小學生的情緒管控和專注力,佛教慈敬學校是本港首所小學,在新學年引入國際認可正念課程(青蛙仔課程),校長范秀琪表示,期望透過像青蛙坐定,幫助學生在逆境時可主動面對和克服困難;有學生表示學懂禪修後,可以紓緩課業的壓力,提升自己學習時的專注力;藉禪修亦可放鬆情緒,對突然發生的事件不容易躁動。

  疫情持續逾一年半,六年級學生林月如坦言由停課、網課,到現時亦只能半日上課,會擔心自己的學習進度,心理壓力很大,「幸好一直有禪修,做功課或溫習前會『禪一禪』,當發覺自己專注力不足時,亦會停下來『禪一禪』,放鬆自己的情緒,有助減壓。」

  小四生王保賢亦表示,禪修可紓緩情緒,不輕易躁動,「早前搭保姆車時,保姆誤以為我在車上發出聲浪影響同學,要我靜下來,下車時我很不高興,但選擇『禪一禪』,平復心情,翌日上保姆車時,心平氣和向保姆表示昨日在車上發出聲浪是其他同學,不是我。」王保賢稱,若非即時提醒自己要「禪一禪」,可能會向保姆大叫,任由情緒發洩。

  范秀琪稱,一直有為學生和家長開辦正念禪修課的慈敬學校,明白學校未能恢復全日上課,無論在學生學習或家長親子關係出現不少摩擦、試煉,新學年於原有「禪一禪」及「正念禪修大課」基礎上,在一年級全面推行「青蛙仔課程」。她表示,「青蛙仔課程」是一個有系統的正念禪修課,有助應對「後疫情」學生的學習,協助學生建立正向的自我導航系統,面對逆境時可以主動面對和克服困難。

  九成學生喜愛課程

  為了解學生對禪修的意見,辦學團體佛教聯合會七所會屬小學在過去一年,曾為參加正念禪修課後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,收回882份問卷,當中逾九成學生表示非常喜歡或喜歡正念禪修課,逾半學生認為完成正念禪修課後感到放鬆和舒服,有約四成學生對課程感到有趣和開心,有32%的學生表示課程對自己有幫助。

  調查亦有了解學生完成正念禪修課後的得着,最多學生表示從課程中學到放鬆身體的方法(69.61%),和靜靜呼吸來放鬆心情(64.40%),其次是專注(44.56%)、聆聽(37.64%)和減少發脾氣(35.03%),反映禪修對學生有正面影響。

  另外,慈敬學校亦有為家長提供禪修課程,過往是家長送學生回校後學習,疫情下曾改為網課。有參與家長禪修課的李太稱,學懂禪修後可以減壓,督促小朋友做功課或溫習時,亦不會「勞氣」,形容親子關係較以往改善很多。

  以故事切入 遊戲活動帶引

  佛教慈敬學校新學年為一年級生安排的「國際認可正念課程MINDFULNESS MATTERS | Mindfulness for Children Programme」(青蛙仔課程),是以故事方式切入,並以遊戲或活動帶引,讓學生易於感受且輕鬆愉快地練習。校長范秀琪表示,「青蛙仔課程」在世界各地已廣泛推行,香港亦曾進行相關研究,發現兒童在完成課程後,專注力及自我調節上有明顯改善。

   范秀琪稱,課程創辦人Eline Snel曾與理工大學合作,探討結合家長靜觀訓練及像青蛙坐定課程在5至7歲兒童成效,在「弱勢家庭兒童靜觀其變計劃」的研究中發現,完成課程後兒童與輪候對照組兒童比較,在專注力及自我調節上有明顯改善,兒童在壓力反應上的調節亦有所改善。

  「青蛙仔課程」是具國際認可的正念禪修課程,該校三名教師聯同十多位佛教聯合會會屬小學的老師,於今年7月已完成國際認可正念課程培訓課程,可在校內推行課程,完成培訓課程的慈敬學校副校長黃鳳鳴稱,「青蛙仔課程」以故事切入,內容生動有趣,亦有很多伸展動作,例如模仿小動物形態,學習深呼吸,對小一學生有吸引力,易於記憶,「幼稚園升小一的學生較活潑,要他們靜思有難度,課程可以為他們提供靜思的渠道。」

   課程共有八課,每一課都有主題,包括專注力、關心自己的身體、官感、情緒等(見附表),至於冠以「青蛙仔」之名,是取其形態,「青蛙可以坐定定,但躍動時則跳得很遠」,希望學生做事前可以停一停,想一想。

   作為香港首間學校引入有系統和國際認可的正念禪修課程,慈敬學校將會參與由理工大學就「校本正念(靜觀)課程的推行:對學生及教師的影響」之研究,探討如何支援及有效在小學推行校本正念(靜觀)課程,同時評估學生及特殊需要學生在課程後的成效及助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