范秀琪校長:「學校不可能被線上課堂取代。」

《香港經濟日報》TOPick
校長專欄:「既然可以在家上課,為何還要返學校?」-范秀琪校長
2021年4月13日

面對過去一年新型冠狀病毒病的疫情,我們的日常生活起了很大變化,「在家學習」和「在家工作」成了「新常態」。
大家可有想過:既然可以在家上課,省去舟車勞頓,又可增加休息和玩樂的時間,為何還要回學校上課呢?

相信大家對以上問題都有自己的想法,在此分享范校長於《香港經濟日報》TOPick【校長專欄】之文章:
https://topick.hket.com/article/2930512

面對過去一年新型冠狀病毒病的疫情,我們的日常生活起了很大變化,「在家學習」和「在家工作」成了「新常態」。原以為2020年9月下旬的全面復課,可以讓同學們重拾校園生活的樂趣,怎料,第四波疫情一發不可收拾,同學們又再次在家進行線上學習。

經歷這回兩個多月在家上課,一位高年級學生的媽媽致電給我,希望我能幫她解答「仔仔」的問題。「仔仔」成績良好,在線上學習表現不俗,不論是跟同學進行線上討論、網上搜集資料、呈交功課等,也井井有條,頭頭是道。有一天,「仔仔」問媽媽:「現在我在家上課,既省去舟車勞頓,又可增加休息和玩樂的時間,為何還要回學校上課呢?」媽媽認為「仔仔」的想法有其道理,頓時未及回應。

的確,在這資訊科技時代,只需在網絡上輸入一個「關鍵字」,便能輕易獲取海量的知識,可以說是甚麼都能搜尋得到;在網絡上也很容易結識到「朋友」,大家足不出戶已可以無所不談。

然而,「在家上課」真的能取代「學校」嗎?

學校是學習的場所,是幼童邁向群體生活的里程碑。我告訴這位家長,我們要讓孩子明白,在學校裏除了學習知識,學習正確的價值觀、跟別人相處和溝通,也是十分重要的。我們可與孩子討論和思考,在家上課可以獲取知識,但當中有沒有局限呢?例如:在家學習可以跟同學於線上討論和聊天,卻不能在小息時跟同學一起玩耍,亦難以認識不同班級的同學;在家上課可以明白到科學理論,卻不能跟同學一起動手做實驗。

在家學習需要電腦器材和上網設備,對於未能完全掌握電腦應用技巧的年幼同學來說,家長便需從旁協助,然而並非每個家長都能熟練地使用電子產品,而對於雙職家長來說,也並非每個家庭都可以跟年幼子女一起進行線上課堂。

這場疫情,讓大家上了一課寶貴的課堂。不論老師、家長和學生,都體會到往日的校園生活並非理所當然。疫情讓面授課堂暫停,但大家並未因此而停下腳步,反而一直學習透過線上課堂獲取知識、學習注意個人衞生,同心抗疫。

這場疫情,讓同學們珍惜在學校裏一起渡過群體生活,跟老師和同學互動交流、跟別人相處、欣賞和包容他人、守規守禮、互相幫助、尊師重道等。這些正確價值觀的培育,正是學校不能被取代的原因。

我非常期待能再次在校園跟各位同學相聚,一同享受校園群體生活的樂趣。

撰文 : 范秀琪校長 佛教慈敬學校